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

黔西南州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再提质

  黔西南州“十三五”时期完成易地扶贫搬迁33.85万人,黔西迁后约占全州总人口十分之一。南州“十四五”新征程,基本该州促融入、公共强服务、服务谋发展,标准抢抓2020年国家发改委、化建市场监管总局、设推财政部批准黔西南州易地扶贫搬迁“新市民计划”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专项试点机遇,动易地扶优化资源配置、贫搬规范服务流程、续扶提升服务质量,持再制定发布了易地扶贫搬迁基本公共服务地方标准36项,提质促进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黔西迁后普惠化、南州便捷化,让“新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一是“三个整合”规范“标准服务”。针对全州以特大型安置区为主的特点,把为群众提供优质快捷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1.整合区域,零距离服务群众。与原迁出地乡镇与乡镇、村与村之间地域跨度大和许多基本公共服务机构都要设立等情况相比,现安置区虽有多个社区,但区域较为集中,该州统筹考虑,不多设机构,整合资源,实现集中式办公,一站式服务。2.整合业务,无死角服务群众。基本公共服务涉及面广,各项业务量不均衡,该州根据业务量将服务内容合理规划为社会事务区、综合治理区、基本服务区,明晰区域功能,更加精准服务群众。3.整合人员,更贴心服务群众。新成立的15个街道,充分整合人员力量,合理分配工作量,一人多岗或一岗多人,同时强化业务技能培训,专人专岗为群众服务。

  二是“七个突出”做实“标准服务”。1.突出安置区基本服务设施、不动产权登记、物业服务和创设“安居险”等,形成了基本住房保障服务四项标准,确保搬迁群众住得安心、生活舒心。2.突出搬迁家庭子女就学、困难学生资助、师资配备、“控辍保学”等,形成了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四项标准,确保教育资源覆盖搬迁“新市民”,适龄子女应助尽助,全部就近入学。3.突出搬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基本医疗和生育保险等,形成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两项标准,确保搬迁群众病有所医、“小病不出社区”。4.突出搬迁群众基本养老保险、城市低保、高龄补贴、孤困儿童管护、普惠殡葬、重度残疾人护理、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残疾人大学生教育资助等,形成了基本社会服务八项标准,确保搬迁群众弱有所扶、困有所济。5.突出搬迁群众职业技能培训、就业创业、创设“就业险”、劳动维权机构设置等,形成了基本培训就业创业服务四项标准,确保搬迁群众就业有帮扶、失业有保障。6.突出安置区基本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配置、队伍建设、活动服务等,形成了基本公共文体服务三项标准,确保搬迁群众居有所乐、共享新生活。7.突出安置区综治中心建设与管理、警务室管理与服务、警务室规范、公共法律援助服务、矛盾纠纷人民调解、综合便利店建设、社会组织服务、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文明示范社区创建与评价等,形成了社区治理九项标准,构建功能齐备的综合治理体系,确保安置区平安稳定、文明和谐。

  三是“一个平台”保障“标准服务”。建立了“新市民”基本公共服务数据监测与预警管理大数据平台,将涉及部门的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纳入监测,把各安置区和搬迁群众信息录入系统,通过大数据比对分析,查找工作短板生成预警信息。系统自动将预警信息派单给相应的社区干部入户核实并上报街道,街道研判处置,对于处置不了的提级介入处置,直至预警信息消除,形成了线上线下联动抓工作落实的格局,让搬迁群众不跑腿或少跑腿。

  来源:黔西南州生态移民局


分享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