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美国科罗拉多发现的化石揭示动植物如何从6600万年前灭绝恐龙的小行星撞击中再生

大约6600万年前,美国一颗宽约10到15公里的科罗小行星以每小时7万公里的高速撞击在墨西哥东南部的尤卡坦半岛,地球上超过四分之三的物种因这次撞击灾难而灭绝。
大约6600万年前,拉多龙一颗宽约10到15公里的发现小行星以每小时7万公里的高速撞击在墨西哥东南部的尤卡坦半岛,地球上超过四分之三的物种因这次撞击灾难而灭绝。
只有体型比老鼠还小的石揭示动动物在撞击灾难中幸存下来。
只有体型比老鼠还小的植物再生动物在撞击灾难中幸存下来。
发现化石的前灭科罗拉多斯普林斯悬崖地区。
发现化石的绝恐击中科罗拉多斯普林斯悬崖地区。
莱森博士发现的小行星撞部分动物化石。
莱森博士发现的美国部分动物化石。
莱森博士发现的科罗<strong></strong>部分植物化石。
莱森博士发现的拉多龙部分植物化石。
10万之后,发现棕榈树开始长成了森林,石揭示动哺乳动物的植物再生体型又长成了浣熊大小,差不多恢复到了撞击前的水平。
10万之后,棕榈树开始长成了森林,哺乳动物的体型又长成了浣熊大小,差不多恢复到了撞击前的水平。
(神秘的地球uux.cn报道)据南方都市报(陈林):《科学》杂志10月24日报道,科学家在美国科罗拉多发现空前的化石证据,详细揭示了动植物如何从6600万年前灭绝恐龙的小行星撞击大灾难中再生。这次撞击灭绝了地球上四分之三的物种,只有体型比老鼠还小的动物幸存下来。
据报道,美国丹佛自然和科学博物馆(the Denver Museum of Nature and Science)的泰勒·莱森(Tyler Lyson)博士近日发表论文,以空前的化石证据详细揭示动植物如何从灭绝恐龙的小行星撞击大灾难中幸存、再生和进化。
科学家此前知道,大约6600万年前,一颗宽约10到15公里的小行星以每小时7万公里的高速撞击在墨西哥东南部的尤卡坦半岛(the Yucatan Peninsula)。撞击释放出炽热的热浪,气溶胶遮天蔽日,长达数月,导致大批植物和以植物为食的动物灭绝。科学家估计,地球上超过四分之三的物种因这次撞击灾难而灭绝。
那么,动植物又是如何从这次大灭绝灾难中复苏的呢?泰勒·莱森博士在科罗拉多斯普林斯(Colorado Springs)发现的大量动植物化石,揭示了哺乳动物和植物演进的历史进程。
据报道,莱森博士是在一片占地大约17平方公里的陡峭悬崖地区发现这些化石的,包括16种动物化石和6000多种植物化石。
3年前,莱森博士开始在这里寻找化石,但传统的遗骨扫描法让他所获无几。于是,莱森博士改变方法,专门寻找可能包裹着遗骨的原型岩石。当他敲开这些岩石,惊喜地发现里面确实有大量动植物化石。
莱森博士在论文种表示,这一发现揭示了“现代世界的起源”。
据报道,化石证据显示,在遭遇小行星撞击之前,这片地区是森林地带,生活着体型庞大的恐龙和体重不足8公斤的小体型哺乳动物。小行星撞击之后,这里只剩下了蕨类植物和体型仅如老鼠的哺乳动物。
10万之后,棕榈树开始长成了森林,哺乳动物的体型又长成了浣熊大小,差不多恢复到了撞击前的水平。
“复苏的速度相当快,至少从某些方面来看是如此。”莱森博士说。
30万年之后,核桃树家族变得更加多样化,体型最大的哺乳动物大小如成年海狸,以植物为食。
70万年之后,豆类植物开始首次出现。这时候还出现了两种最大型的哺乳动物,体重大约50公斤。莱森博士认为,哺乳动物能够长得这么大,主要原因是恐龙灭绝了,豆类植物也为这些动物提供了“蛋白质棒”。
莱森博士表示,这些哺乳动物或是本地幸存的小动物进化而来,或是从别的地方迁徙而来。
科学界对莱森博士的发现感到颇为兴奋。
印第安纳大学的保利(P. David Polly)教授认为,这些化石是“关于陆地生物复苏的无可比拟的记录”。
芝加哥田野博物馆的史密斯(Stephanie Smith)认为,莱森博士的研究成果有助于科学家更好地理解其他地区动植物复苏情况。
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孟津(Jin Meng)表示,科学家此前很少发现小行星撞击之后的化石证据,莱森博士的发现提供了“迄今为止的最佳记录”。
芝加哥大学的罗哲熙(Zhe-Xi Luo)认为,莱森博士的论文将植物、哺乳动物和地球温度变化等情况综合在一起,描绘出一幅“整体画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