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寒武纪澄江动物群疑难管状化石大型舌形螺研究进展

寒武纪澄江动物群疑难管状化石大型舌形螺研究进展
图1 澄江动物群中保存有触手和(或)消化结构的寒武化石大型舌形螺
寒武纪澄江动物群疑难管状化石大型舌形螺研究进展
图2 大型舌形螺复原图
寒武纪澄江动物群疑难管状化石大型舌形螺研究进展
图3  舌形螺可能的演化位置
(神秘的地球uux.cn)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云南澄江动物群是研究寒武纪大爆发、早期后生动物演化和海洋生态系统结构的纪澄江动究进重要窗口。在过去的物群几十年间,大量新类群被发现并构成了生命树的疑难主要分支。然而,管状一些属种的大型建立主要基于不完整的化石信息,对其系统古生物学研究尚不充分,舌形其中包括常以简单锥管保存的螺研疑难管状化石大型舌形螺(Glossolites magnus)。近年来,寒武化石随着大量保存质量更好标本的纪澄江动究进发现,对其更准确的物群分类厘定成为可能,进而为研究该类化石的疑难生物学属性、古生态及谱系演化提供更多新信息。管状
近期,大型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孙海静副研究员等人通过对澄江动物群中大型舌形螺新收集标本的舌形研究(图1),厘定了其分类位置,并对该类群的古生态和亲缘关系进行了深入讨论。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古生物学期刊《古生物学论文》(Papers in Palaeontology)上。
大型舌形螺最早于1999年命名并被归入软舌螺动物,同年稍晚些时间,有学者将具有相似特征的标本命名为云南薄氏螺(Burithes yunnanensis);本研究认为后者为前者的晚出同义名。此外,此次研究发现的新标本保存了此前罕有报道的触手及内部消化结构。据此,研究者对大型舌形螺进行了艺术复原(图2),并提出该类群为散居、营底栖固着生活的认识。
通过新的解剖学线索、柔软的几丁质壳体及口盖的缺失,表明大型舌形螺并非前人认为的软舌螺动物。根据现有证据研究提出了两种生物属性讨论,分别为可能的干群刺细胞动物和触手冠动物(图3)。同时,此次研究中系统关系深入研究也为动物门类多样性起源和演化提供了新的数据。
本研究得到了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
论文相关信息:Sun, H.J., Zhao, F.C.*, Zhu, M.Y. Anatomy, palaeoautecology and phylogenetic affinity of tubular Glossolites magnus from the early Cambrian Chengjiang biota, South China. Papers in Palaeontology, 2022, 8(6): e1473. https://doi.org/10.1002/spp2.1473.

分享到: